体成分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如脂肪、肌肉、水、蛋白质、无机盐等。体成分数据是营养状态基本评估中,与营养最密切的实验室检查数据之一,对于评估营养和指导营养有重要的价值。体成分的精准测量对于营养管理非常重要。近几十年来,体成分测量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众多革新和进步。
体成分测量的早期,一般采用估算或间接方法测量。
BMI是一种最简单的估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BMI虽然简单易行,但是这是一种身体脂肪的间接和不完善的测量方法,仅能粗略地估算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的比例。
皮褶厚度法借助特殊卡尺测量特定身体部位双层皮肤和其下面的脂肪厚度,通过这些测量数据间接评估身体脂肪分布,预测身体脂肪百分比例。这种方法相对容易操作,但是由于观察者间误差相对较大,同一观察者的测量重复性也不理想。
随着临床研究和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体成分测量技术。
DXA是将两种不同能量的弱X线穿过人体,并根据其衰弱和吸收区别得到人体骨骼中矿物质及软组织的含量。此方法在测量体脂及去脂体重方面具有很高的再现性以及准确率,从而被广泛接受为测量体成分参考方法。测量过程中需要利用X线,虽然X线照射量很低,但是仍然不适用于孕妇。
CT和MRI为所选择的组织或器官提供高分辨率的横截面扫描,并且被认为是在组织器官水平评估身体组成和区域脂肪分布的最准确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准确量化身体脂肪百分比、内脏和皮下脂肪,技术价格昂贵,不容易获得。
BIA是对人体施加交流电,根据施加的交流电电阻是组织成分的函数:脂肪不导电,肌肉组织含水分多,导电性好,因此,电阻越高,身体脂肪含量越多。BIA设备相对便宜,其设备的操作和预测方式的使用需要标准化,因为该方法测量全身水分,其准确性可受身体结构、水和疾病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稀释法稀释法基于水和无脂肪质量比例(≈0.73)相对稳定的原理,使用放射性核素测量总体水分。该测量过程简单、安全,并且相对便宜,总体体内水分的测量具有高精度和准确性。总体体内水分与无脂肪质量的稳定比例为0.73的假设可能不适用于患者。
密度法是通过测量受试者空气和水下体重,计算获得人体密度,进而获得体成分数据,该方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测量身体组成的“金标准”。由于测量过程比较耗时,并且需要受试者积极合作,因此不适合儿童和老年人。
ADP是在排水法的基础上将水换为空气,从而测量身体体积及密度。此方法速度相对较快,更舒适,但是费用相对较高。
体态密度法是传统密度法的升级版应用,通过三维扫描和建模技术,获得人体密度与体态数据,基于传统密度法的基础原理分析脂肪等体成分数据,再结合人体体态数据进一步精确体成分数据,并分析局部脂肪分布。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超声波法、脂肪溶解气体法等。
参考资料——《中国肥胖和预防控制蓝皮书》
不同的体成分测量方法在费用、测量难易度、精确度方面有不同的差异,有些方法可以分析全身的脂肪,有些方法可以分析局部脂肪,有些方法可以同时分析全身和局部脂肪。
不同维度测量方法对照表
序号 | 方法学 | 难易度 | 费用 | 精确度 | 部位 |
1 | 体重指数(BMI) | 易 | 低 | 低 | 全身 |
2 | 皮褶厚度法 | 易 | 低 | 低 | 局部 |
3 | 双能X线吸收法(DXA) | 中 | 高 | 高 | 全身 |
4 |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CT) | 难 | 极高 | 高 | 全身、局部 |
5 | 磁共振成像法(MRI) | 难 | 极高 | 高 | 全身、局部 |
6 | 稀释法 | 中 | 中 | 高 | 全身 |
7 |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 | 中 | 低 | 高 | 全身、局部 |
8 | 水下称重法(密度法) | 中 | 中 | 高 | 全身 |
9 | 气体置换法(ADP) | 易 | 高 | 高 | 全身 |
10 | 体态密度法 | 易 | 低 | 高 | 全身、局部 |
11 | 脂肪溶解气体法 | 中 | 高 | 高 | 全身 |
12 | 超声波法 | 中 | 中 | 中 | 局部 |
体成分测量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尤其在医学相关科研项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在普通的临床诊疗应用中(例如营养门诊进行营养管理时),必须保证使用的难度低,便捷度高,从而提高诊疗效率,在满足此要求的前提下,再考虑费用适宜和足够的精确度。体态密度法是一个理想的符合临床诊疗应用的体成分测量方法。
上一篇:体成分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所属类别: 公司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