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对血压改善极为重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了多个“成人慢性病食养指南”,其中包括《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主要面向成人高血压患者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为高血压辅助预防与改善提供食养指导。
点击下方链接可阅读原文
01高血压定义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02日常食养原则和建议 ①减钠增钾,饮食清淡: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来源于各类食物的钠盐摄入,包括各种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和加工食品等。同时,增加富钾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的摄入;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少吃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等。 ②合理膳食,科学食养:平衡膳食应由五大类食物组成:谷薯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推荐高血压患者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适当补充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限制添加糖摄入。饮食贵在“不伤其脏腑”,采取有效合理的中医食养对高血压有辅助预防和改善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应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的饮食。 ③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18.5-23.9kg/m2(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指南》提倡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运动,建议非高血压人群或高血压患者,除日常活动外,应有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④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强烈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不饮或限制饮酒。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饮酒者尽量戒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压力管理,可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⑤监测血压,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根据患者的心血管总体风险及血压水平进行随诊。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膳食模式。 03高血压健康管理系统:个性化营养食谱 高血压健康管理系统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血压分级诊断,通过物理治疗以及饮食等行为干预措施让患者远离高血压疾病的威胁。快速、简单、规范化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完成高血压疾病的管理和辅助治疗,辅助医生诊断,智能化出具辅助治疗方案,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产品功能 (1)体成分分析:非接触式测量,金标准对标体态密度法应用,分段式体征数据采集,无需脱掉衣物,一键测量,30s出具检测结果。 (2)高血压风险筛查 血压监测后系统自动诊断分析,智能精准。 (3)高血压治疗 通过输出脉冲气流,作用于人体的12个穴位上,促进血液快速循环、疏通经络、调节神经的作用,是血液循环共振理论与中医传统经络理论和气体动力学的结合。 (4)营养代谢调理方案 融合中西医诊疗智慧,分析人体体征、症状表现、疾病、节气、先天数据,智能定位症状经络,运算治疗经络和辅助经络,出具食疗、外疗运动方案,调理人体健康。 调理经络分析:根据症状经络确定症状五行,根据五行生克乘悔确定治疗五行,进一步确定治疗经络,同时根据经络小循环确定辅助经络,表里兼治。 食疗方案:根据节气推荐顺应节气的食材组合,同时根据治疗经络和辅助经络推荐食材,配合茶包、汤包进行饮食调理。 外疗方案:根据经络分析智能推荐刮痧、艾灸、穴位贴等外疗方案。 运动方案:出具运动方案,通过运动调理经络,促进健康。 (5)全营养指导 全方位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根据临床数据和膳食摄入情况,出具基于营养、运动、心理、睡眠、饮水的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方案。
上一篇:国新办: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所属类别: 行业资讯